地址: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和平北路鑫佳源钢材市场
电话:15525058080
传真:375354368
邮箱:375354368@qq.com
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装置 履带吊吊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开挖直径10m以上深大竖井嵌岩钻机成套设备 南京滨江开发区
从打破国外垄断的聚丙烯造粒机组,到加强自主创新实现国产化的卫星便携站,南京造“首台(套)”正以集群化突破态势,重塑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产品认定名单日前公布,全省共有41个装备入选首台(套)装备名单。其中,南京共有14个装备上榜,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比重超过1/3。
首台(套)产品是指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且还没有取得重大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被誉为技术创新“皇冠上的明珠”。
近年来,南京市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慢慢地加强自主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持续推动首台(套)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助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南京力量。截至目前,南京市有效期内首台(套)共计43个。
在某知名石化公司挤压造粒车间内,一台由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10万吨/年聚丙烯大型挤压造粒机组正高效运转。作为石化产业的“心脏设备”,这类装备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和技术封锁,国内企业采购不仅要支付高昂费用,还需接受长达14个月以上的供货周期。
“国产化后,在保证同等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客户采购成本一下子就下降,供货周期缩短至10个月,客户提早开机4个月,可实现产值约3亿元。”越升科技董事长陈志强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在南京,以越升科技为代表的“破局者”们,正在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较为强大的创新集群,持续以硬核科技突破,彰显着澎湃的“南京力量”。
“KSJ-18000开挖直径10米以上深大竖井嵌岩钻机成套设备”是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历时4年潜心研发的新装备,在浙江省S304省道电力管廊项目中展现出强大实力——日均施工高达2米,同时将地面沉降精准控制在约5毫米,仅用时两个月便高效完成了首座竖井的施工任务。
“经实际验证,它的施工速度是传统工法的5倍,实施工程的成本相比传统工法降低了30%,整体节约了大约50%的工期。”徐工凯宫总经理苏延奇表示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装置,开发了新一代放射性废液微负压干燥减容技术,被鉴定为“技术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获得廉江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订货,打破了国外企业类似产品的长期垄断。
深入分析这些“首台(套)”的技术路径就会发现,南京企业在国之重器关键领域的突破,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折射出南京装备制造业正迈入创新成熟期。
翻开南京“首台(套)”的“家谱”,与南京在产业强市中重点打造的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高度吻合。
作为南京的优势产业之一,智能电网领域成为“首台(套)”产品的“集散地”。南京开关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超高速开断型交流金属封闭充气开关设备”作用巨大,有效解决配网领域内真空断路器存在分断时间长、分断速度慢、电弧烧蚀严重以及日常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更为以后对智能系统领域的超高速开断产品研究提供了基础。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制的PCS-9585构网型静止同步支撑装备,包括基于常规电容的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和基于超级电容的静止同步调相机。南瑞继保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首次应用于成都地区,解决了城市电源空心化的动态无功支撑不足难题,提升当地直流输电能力100万千瓦。静止同步调相机首次应用于西藏那曲地区,提升当地受电能力30%,保障西藏冬季供电可靠性。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是南京奋力拼夺的六大产业集群国内制高点之一。在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对全自动卫星便携站进行极端环境测试。这个重量仅6.5公斤的“掌中宝”,可随身放入电脑包,能在2分钟内完成对星定位,部署效率远超国内外同类产品。
“它能适应高原、湿热、盐雾等恶劣环境,并支持自动跟踪、故障诊断、语音播报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公安消防、电力石油矿山野外作业、远洋航运等领域,目前已累计销售130台。”控维通信总经理魏武介绍。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南京奥特自动化有限公司此次入选“首台(套)”的产品“履带吊吊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可自动规划与生成焊接路径、焊接程序,实现智能化焊接,并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本产品是用于金属工程超大型桁架臂智能化焊接装备,是金属工程建设的核心装备,近3年累计销售10套。”奥特自动化总经理张红军介绍,计划未来3年实现该产品与服务累计收入1.7亿元。
在首台(套)装备全省领跑的亮眼成绩背后,是南京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助力企业减负加速。其中,包括构建“总部赋能”支持体系,让企业成长为统筹技术决策、资源调度、市场辐射的总部型企业,为“首台(套)”研发提供了关键支撑。
南京通过场景开放、标准引领、生态共建等策略,推动首台(套)技术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全周期护航。依托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共享研发资源与市场渠道,并利用创新平台引入数字孪生、AI仿真等技术,快速缩短首台(套)研发周期。
南京税务部门推动一系列税费政策和服务举措落实,在政策落实上再提速,在税费服务上再提档,在诉求响应上再提效,以更接地气、更具效能的税费服务护航企业“首台(套)”研发。
南京市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慢慢地加强自主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持续推动首台(套)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助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南京力量。
创新生态持续“孕育”,“首台(套)”加速涌现。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成功将钛石膏从难以处理的固态废料转化为高品质石膏产品,实现了钛石膏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目标。“该装备可大范围的应用于钛白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其产出的高品质石膏产品在建筑建材、陶模、精密铸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久吾高科董事长、总经理党建兵介绍,公司利用首台(套)的技术变废为宝,把原来的固废变成有用的建筑石膏,实现了资源化的利用。
更多企业从“首台(套)”中收获满满。“‘首台(套)’已成为控维通信高水平发展的‘点火器’,技术突破打开了高端市场,政策组合拳降低了试错成本,资本与人才加速集聚,使企业在3年内完成了从初创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再到国家‘小巨人’企业的三级跳。” 控维通信总经理魏武说。